Blogtrottr
UDN聯合書報攤-親子育兒
聯合書報攤-親子育兒:收羅學前教育雜誌、bobo小天才、Baby Life、嬰兒與母親、媽媽寶寶、媽咪寶貝,讓親子關係更親近。
夫妻相處的小心機
May 17th 2013, 03:28

【採訪撰文/湯佳珮;諮詢/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錫井;攝影/人物:桃樂絲童趣攝影(02-23215070)、 靜物:張明偉;梳化/徐筑芳;model/王瑋凡、林筱凡】

夫妻相處常見的爭執問題
(1)家庭主婦

如果老婆是家庭主婦,與老公之間常會因為什麼問題而爭執?可能有哪些方面的觀念落差呢?

問題1‧「到底是上班比較辛苦,還是在家帶小孩比較辛苦?為什麼你下了班就像大爺,都不肯幫忙帶小孩?」

心理師的建議:

家庭主婦很容易跟老公在相處上出現這種期望的落差,老公會覺得「我上班很辛苦,下班休息是理所當然的,家庭的事務交由妳全權負責」;老婆則認為「自己全心全意為這個家付出,照顧所有人,家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其實無論是在家帶小孩或是出外工作,兩者都相當辛苦。當這種爭執出現時,夫妻雙方應加強溝通,尊重對方、了解彼此的做法,並明確提出對方可以幫忙的地方,不過千萬不要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認為對方不接受就是「很難溝通」,自己也要傾聽對方的難處,各退一步,並在兩邊的需求之間找到雙方皆可接受的平衡點。

問題2‧「每天下班都去應酬,究竟是客戶重要,還是家庭重要?是不是可以不要那麼常去應酬呢?」

心理師的建議:

國外許多家庭都訂有「家庭日」,這一天一律不工作也不應酬,通常是週末比較多。固定一週至少一天全天候陪伴妻子與小孩,會是較為同時能顧及工作與家庭的生活模式。

問題3‧「我的爸媽生病你也沒去探望,你的爸媽生病就要我多陪他們。你不覺得不公平嗎?」

心理師的建議:

在談到這個案例之前,我們要先認識一下什麼是較好的溝通策略。溝通的話術中,最被推薦的就是「三明治策略」,也就是“A+B+A”。用簡單的比喻來說,就像是兩片麵包夾著一個煎蛋,你想要對方吃的是煎蛋,但是前後使用麵包來夾覆。

“A+B+A”:
第一個A:先講肯定對方的話、讚美對方、感謝對方,不要一開口就是指責或否定句。

B:接著委婉地提出你的問題、現在面臨的狀況。

第二個A:再具體提出你希望在對方的能力範圍裡,對方應該怎麼做比較恰當。可提供一些具體的意見供參考,最後別忘了表達感謝之意。

舉例來說,問題3的老婆可以改變一種說法,跟老公說:「我知道你平常上班很辛苦,打拼都是為了家裡,辛苦你了。不過最近我爸媽的身體也不太好,不知道你這個週末能不能撥出一點時間去探望我爸媽?他們很想念你。如果可以的話,就太感謝了!」

(2)職業婦女
問題1‧「週末時你總是想放鬆,只想到和朋友聚會或是自己去運動。大家平時都有工作,可是週末小孩還是我照顧,這樣合理嗎?」

心理師的建議:

夫妻雙方可以先談一下彼此的生活圈,如果一兩個月才與朋友出去一次,可透過雙方事先的溝通,來尋求另一半的支持與體諒,適時地請對方有時候幫忙照顧一下孩子。所以「事先溝通」與拿捏好「單獨外出」的頻率很重要。其實與朋友一起出門時,最好能是「家庭Vs.家庭」的組合模式,而不是每次都是老公自己一個人去找朋友;如果老公有運動的習慣,老婆無須阻止,應提議帶著孩子跟著一起去或暫時託付給親友照顧。

其實經常是「老婆對於老公喜歡參與的活動沒興趣」,所以不願意一起出席。不過也鼓勵老婆有時候仍應盡量陪老公一起出門,以免兩人的興趣、重心與生活圈重疊的部分越來越少,漸行漸遠。因此「想辦法加入老公的活動」是第一步驟,倘若實在沒辦法,第二步驟是可以委婉地與老公商量他單獨出門的次數與頻率。

問題2‧「我賺的錢就必須拿來當作家用,你賺的錢就不肯全部充公!」

心理師的建議:

金錢的問題對許多家庭來說都相當敏感,也很容易引起夫妻爭執。關於財物的支配方面,建議婚前就要討論清楚未來的分配方式。究竟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薪水?或是兩人的薪水打散一起使用?建議先討論好,「醜話說在前頭」,之後比較不容易為錢起爭執。針對許多人覺得「談錢傷感情」,多半婚前或剛結婚時都避免提及,不過日後一起生活絕對會面臨這種問題,避而不談會更糟,所以應引以為鑑,充分討論才會使婚姻更融洽。

問題3‧「你到底會不會管教小孩啊?這樣做根本是寵壞他嘛!」

心理師的建議:

夫妻之間經常會因為對小孩的管教方式步調不一致而發生衝突,洪錫井心理師指出,許多夫妻都會忽略這種問題,但應意識到「我們的教養觀念不一致,應怎麼做會對孩子來說最好?」具體討論做法,從此約定好並實際遵行。比方一個人當黑臉、一個人當白臉,也都可行。不過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管教方式,否決另一個人的做法,小孩是很聰明的,即使在嬰兒時期也懂得藉由父母之間管教步調的落差,「為自己找靠山」,藉機不服管教,訓練效果會大打折扣。

不過有時候雙方的爭執也不單純只是因管教或照護所引起,可能早已對另一半長久以來的某些做法不認同,心生不滿,也會在其他生活小事的導火線上表現出來。當夫妻吵架時,雙方的問題往往不單僅是針對這件事,也要找時間溝通雙方長久以來互動的方式以及觀念的落差。

不要「比較」自己的老公與別人的老公
很多人都愛說「你看XXX的老公多麼好,而你卻……」,「比較」並非正面思考的方式,也會容易引起爭端。當自己期待另一半在某方面的表現能夠更好時,應採用較為正向的說法,比方「如果你可以這樣做的話,那麼就會更加理想了!」

「有效溝通」的YES&NO

夫妻之間應該如何有效溝通?洪錫井心理師表示,有3個“Yes”與3個“No”要掌握:

YES

1.應站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接受兩性平權的做法,不要想控制對方或用上對下的口吻說話,以「雙向溝通」為基礎。
2.包容對方與自己的差異,接納對方。比方老公的生活習慣養成可能比較沒那麼愛乾淨,也不要過度要求他。
3.經常給予對方肯定,並要有耐心、循序漸進,老公的表現可能也會一點一點地越來越進步。

NO

1.避免指責對方或以否定的口氣,盡量以體諒的出發點為基礎。
2.凡事不要隱忍,在合適的時機,以婉轉的態度適度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方才會了解。
3.倘若知道對方會對什麼事情比較敏感,就盡量不去踩對方的地雷。即使對自己而言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應尊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感受。

洪錫井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和平院區門診部心理師
現任: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3年5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ho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