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UDN聯合書報攤-親子育兒
聯合書報攤-親子育兒:收羅學前教育雜誌、bobo小天才、Baby Life、嬰兒與母親、媽媽寶寶、媽咪寶貝,讓親子關係更親近。
吳淡如的小熊天地
May 17th 2013, 03:31

【採訪撰文/吳慧敏;人物攝影/馬雅玩影像江柏成;場地提共/小熊書房;感謝/天下文化】

複習、和解,童年時光

許多人都知道吳淡如為了愛女小熊,特地回到宜蘭家鄉,打造小熊書房。不僅如此,採訪完畢後,她還邀請我們陸續參觀不同風格的小熊民宿,其實設計一系列的咖啡(餐)廳、民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她說:「我喜歡看見每個人吃東西的幸福表情。」結束拍照,好不容易抓緊訪問,沒想到第一句從吳淡如口中悠悠吐出一句話竟是:「好難得可以這樣悠閒的坐在窗邊」。

突然間,面對眼前的吳淡如,我突然想起了她曾經在某本書裡寫下「很多年來,對於我來說,我生命中的地理課本只有簡單的劃分臺灣──工作;國外──度假。臺灣很美,但我不太能夠享受在這塊土地上旅遊。」原因無他,只要她不刻意佯裝,幾乎難以安靜悠閒的在咖啡廳喝一杯咖啡,加上現代社會人手一機的快拍功能,難得遇見名人,怎不好好把握一下合照的機會呢?

不要再影響孩子的生活,她有她自己的選擇。

【不曝光】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其實一向很有個性的吳淡如,面對店內客人的合照要求,總是來者不拒,她笑說:「如果不趁著開店之前將拍照工作結束,等一下自己就會變成活生生的人形立牌了。」誠如吳淡如所言,採訪當天非假日,但如果我們沒有選在有門扉阻擋的空間,只要她一現身大眾區,五秒內一定有人湊過來請求合照。不過要拍照可以,但她有一個堅持「請不要拍攝孩子」。於是採訪的當下,我們也很有技巧性的以不干擾孩子為原則。

「不要再影響孩子的生活,她有她自己的選擇。」吳淡如說道。簡而言之,就是孩子有屬於她自己的人生,她認為自己身為公眾人物的關係已經影響周遭家人、朋友的人生,只要名人、藝人的家庭生活出現一點問題,媒體、網友馬上拿起放大鏡逐一搜索,但最令吳淡如無法忍受的是,沒從自己嘴裡吐出的話,在他人的筆下卻都成為鏗鏘有力的言詞、人人都成了編故事大王。

所以吳淡如表示:「我也不希望小孩露面,我們家幸不幸福是我的事情,跟別人無關,我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我也不希望看到別人的評語,我心裡都會想這是我家的事啊!」我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拒絕拍照這件事便是吳淡如送給小熊人生的第一件禮物吧!

【做自己】當個快樂的母親吧!

從未想過要當媽咪的吳淡如,以四十多歲的高齡迎得一女,或許人生行走至此,碰過的人事物多到不勝枚舉,再者,由於工作的關係,她也常會接觸到不同的家庭、互聊育兒經,但她一向「做自己」,且不認為孩子要「照書養」。她笑說:「我不是一個碎念的女生,我比較喜歡跟人家談創業,至於教養,我有我的方式,如果真的要學習,某些教養書確實可以給你一些啟示,但絕不是靠討論出來的。」

不過,在最新出版的文字集《樂觀的孩子才好命》,不也是在談與小熊相處的心情點滴嗎?吳淡如為此也曾暗自思索:「我後來在想,這是寫給有小孩的人看嗎?其實我覺得我不是在談教養這件事情,我覺得我是在談一個母親要有的態度,就是身為母親要怎麼樣才會快樂。」

吳淡如表示她不喜歡女生總說:「我為他生了小孩,他怎麼還是這樣?但為什麼生小孩是為別人生,難道沒有敞開雙手歡迎他嗎?如果一直用這種態度看待親子關係,永遠不會求得平衡也不會幸福,但這卻是臺灣女性深根蒂固的觀念。小孩是我為自己生的,我講的只是媽媽應有的態度,妳怎麼做會比較快樂而已。」

所以,吳淡如在書中寫著,她總是在「示範」,像是餓了先填充一下自己的胃囊,再替小熊盛裝菜飯,這樣孩子反而會學著大人吃飯,一舉數得,但吳淡如的初衷卻是「媽媽得先對自己好」,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苦命、永遠在犧牲自己的女人,她希望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舉動,讓小熊自然而然的學會成為善待自己的女生。

我是在談一個母親要有的態度。

【嬰兒哲學】複習童年、原始純真的快樂

不期待、不急著教、不過度擔心,但盡可能給予孩子快樂的成長環境,吳淡如表示,久了就會知道她是奉行奧修主義的媽媽,順著上天給孩子的樣子,讓她自然的成長。

其實吳淡如是希望小熊能夠享受她從未享受過的童年,她表示:「其實我沒有童年,我一直在檢討我的成長過程,所以我不要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因為我知道媽媽如果太早想要矯正孩子、當做盆栽般的修剪他,母親與孩子的親密感,是一輩子都彌補不回來的。小時候只要學會兩件事,愛和尊重。尊重孩子,他就會尊重別人;愛他,他就會愛自己。」因為她愛孩子的同時,也希望孩子是愛她的。

所以吳淡如在和小熊相處時,常常也讓自己回到了兒時的眼界,那個無知、天真的國度裡,是快樂的。這份最原始的悸動直接展現在我們補捉到的底片裡,當然,照著編輯的腳本偶爾得要求小熊站對位置,但大多時候,幾乎是吳淡如和小熊的日常寫照──逗著貓咪、在湖畔散步、餵鴨(我原先預想沒有耐心的媽媽想要盡速完成所有的拍攝作業,但看到的只是母親單純的陪伴與參與)。

孩子毫無隱藏的快樂,讓吳淡如在書中寫下「我從妳的笑容中體會到一種哲學,開始檢討自己:我可不可以用嬰兒的眼光去看世界呢?」

她接著和我們分享:「我看到很多媽媽,自己沒有學得很好,卻急著教小孩,但是自己過的最糟、最不相信自己的、也是最會打小孩的人。小熊沒有被罵過,雖然她看起來不鳥我,但是我一離開她,她都會跟著我,因為她是愛我的,我沒有給她權威,沒有說:『媽媽說什麼妳都要非聽不可』,因為她也很有主見。」

【與童年和解】和小熊一起感受童趣

我想,吳淡如不希望孩子和自己有距離。

自稱我行我素的吳淡如,打從十四歲就離開宜蘭到臺北求學,融入都會城市的薈萃中汲取養分,曾發誓再也不會回宜蘭,不想回到這個童年被嚴格管教的地方。

但在小熊出生後,還是讓吳淡如毅然回到了故鄉,她說人是會改變,可能就像是鮭魚游回家鄉吧!最重要的原因是,她要和小熊一起感受大自然最真實的幸福,或許那也是她童年所渴望的溫暖與懷抱,不過她有一個堅持──她並不會把不好的童年經驗複製給小熊。

我後來大膽的問了吳淡如:「透過這些文字的洗練,有和自己的童年和解了嗎?」

「每一個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需要跟自己的童年和解,妳才會變成一個更成熟的人,從過去的經驗累積、蛻化為知識和智慧。因為我年紀大啊,我看過很多成功和失敗的例子,我看過很多快樂和不快樂的人,每天開心和每天一直懷疑自己的人,我只是想要找出一種態度而已。」

後來吳淡如接著說:「我自己很早就單飛,孩子越早想單飛,代表他在你身邊過得不快樂。」一個母親必須在孩子年幼時和他建立和諧的關係,否則親子關係一輩子都補不回來。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過去的親子關係,吳淡如覺得已經沒有誰對誰錯了,這樣才養出一肩扛的女生啊,因為現在的她正用自己的方式,重拾過去那段遺失的愛。

孩子越早想單飛,代表他在你身邊過得不快樂。

【愛與溺】從未對孩子抓狂過

吳淡如在受訪時,總是不禁意的望向窗外,後來才發現原來小熊正在戶外開心的丟著小石頭,她說:「在不影響別人的範圍內,我不會糾正她,但是如果她丟到別人了,我就會阻止她。」愛孩子,但不溺愛。「自己要行的正、坐的直,知道什麼是孩子必須的要求,什麼是額外的要求,額外的要求沒有一定要讓他滿足,該教的時候還是要教,但絕對不要發脾氣、不要語出威脅『看我回去怎麼修理你』,相信這是每個小孩的夢魘。」

很有個性的吳淡如從未對小熊抓狂、生氣過,畢竟她覺得孩子這麼小,對她抓狂做什麼呢?就像她在書中提到:「我很相信孔子所說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她認為不斷採用重罰的方式,孩子不會有恥辱心,像是有一次吳淡如被小熊嚇到,小熊也很不好意思的先哭了起來,試著相信孩子真的在反省,孩子天生有其自省心。

此外,一家和樂的氛圍對孩子也是重要。像是採訪前小熊的奶奶堅持孩子衣服要穿多一點,雖然吳淡如質疑了一下,便也不再多說什麼,一舉一動看在我們的眼裡,吳淡如笑說:「家庭氣氛盡量維持良好,這世界沒有誰對誰錯,看你願不願意相處,我已經年紀夠大,學會怎麼相處,了解每個人的個性。」重點是,吳淡如認為:「從小讓孩子有安全感,將保護他一生人格健全與精神正常。」

席間,吳淡如拿出手機跟我們分享昨日小熊在宜蘭市區的花田照,笑得很燦爛,直問我們:「你看幸不幸福,開不開心?」吳淡如也會每天講故事給小熊聽,像是〈傑克與豌豆〉改成了〈小熊與碗豆〉,故事裡的金雞母每天都會下金蛋,但是黃金對小熊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吳淡如就把金蛋改成小熊最愛的小火車了。

【痛徹心扉】過往雲煙化諸於文字

吳淡如的人生經驗不少,有些或許很多痛苦,但對她來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由濃轉淡,但過往彼時真切刺骨的椎心,則是讓她在下筆之際仍是再痛過一次。這是因為我問了她這麼多文字中哪一篇寫來情緒最滿溢?

沒想到是〈後記〉那篇七千多字的孕產血淚史,但卻是很快就寫完成,因為不忍心寫太慢。吳淡如說:「我生孩子時,人都快要死了,許多人還可以在外面編一堆謊言,我可以告訴你我現在寫的都是真的。雖然真實已經不重要,對我而言那些詛咒都是祝福。不過對於高齡產婦而言,還是要看一下,不要以為還有生理期就生的出來,不要以為可以順利懷孕就可以順利生產,當然我們也是不得已的,有時候人到四十歲才知覺到說我需要一個小孩。」

【五個錦囊】送給小熊的人生提語

吳淡如的人生閱歷精彩,想來可以送給小熊的東西也非常豐富,但最後,我問了她「如果分別有五個錦囊袋要送給小熊,而錦囊袋裡沒有任何的東西,只有袋上有簡單的文字,您會送給小熊什麼樣的人生提語?」

吳淡如認真的想了一下說:「樂觀、勇敢、獨立思考(雖然對一個小孩來說有點困難)、夢想,只要妳活著有一口氣,一定要有夢想,要有想要做的事,但夢想不只是夢想,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失敗了再說,不做就只是空話而已!」

親愛的孩子:
我有必要讓妳快樂。我很小心。不用自己的情緒影響妳。妳三歲多了,我還没有對妳發過脾氣,也没有生什麼悶氣。小孩子對於大人的脾氣是很敏感的。就算在工作上不高興,回到家,一看到妳,妳一笑,童言童語,我的年齡就會在那一刻急速降低,變成妳的玩伴。樂觀很重要。
(節錄自《樂觀的孩子才好命》吳淡如著,天下文化出版)

【更多內容請見2013年5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hong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