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8日電)做出退出市場,關閉工廠,重整管理團隊等艱難決定的日本企業,上季領頭帶動獲利倍增至2007年以來最高水準。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超過1280家大型上市非金融機構淨利大幅攀升至大約5.5兆日圓(550億美元),改寫6年前金融海嘯引爆全球衰退以來的最高水準。相較於上年同期的2.25兆日圓,締造2010年以來最大增幅。
獲利大有斬獲的日本企業,有瘦身裁員7萬1000人的消費電子大廠Panasonic Corp.、轉移生產線至墨西哥的汽車製造商馬自達汽車(Mazda Motor ),以及管理高層換血,新廠喊卡的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
這些瘦身重整的企業獲利也在日圓走貶帶動下攀升,反觀抗拒分拆資產或收掉虧損部門的消費電子大廠索尼(Sony )等財報表現,則是令人失望。
瑞穗綜合研究所(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師杉浦哲郎(Tetsuro Sugiura)指出,在日圓開始走貶前,致力削減成本和重整的企業是真正呈現成長的公司。日本企業在全球競爭中落後,因為他們無法結束事業部門,瘦身裁員,或太遲才行動。
Panasonic進行了較劇烈的重整,公司重心從消費電子產品,轉移至替代電力產品,像是太陽能面板和電池等。一度和索尼、夏普(Sharp Corp )等並列電視大廠的Panasonic,計畫明年3月底前停產電漿電視。
津賀一郎(Kazuhiro Tsuga)自2012年6月出任Panasonic社長以來,退出部分虧損的智慧型手機和電漿面板生產。這家公司自2011年以來重整裁員,上月上修本年度淨利預估至1000億日圓。
東京高木證券公司(Takagi Securities Co.)總經理勇崎聰(Satoshi Yuzaki)表示,「Panasonic朝向事業重整邁進,復甦道路明顯。」
關閉部分工廠,出售旗下事業的夏普第2季營業利益超乎市場預估。夏普上月公布2011年以來首次淨利,主要因日圓走軟,成本削減有助顯示器事業轉盈。
現年57歲的豐田社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今年3月進行高層主管大換血,以搶救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在歷經多年動盪後的命運。
SMBC日興證券公司(SMBC Nikko Securities Inc.)量化策略師伊藤桂一(Keiichi Ito)指出,「市場投資人檢視呈現復甦跡象的公司,並問這些公司是否將利用這次機會重整事業結構。這個過程對於復甦絕對是必要的。」(譯者:中央社劉淑琴)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1/18/n4013325.htm裁員重整打基礎-日企獲利倍增.html 美東時間: 2013-11-17 20:00:16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